若是建筑体量过大,可能会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梁板墙开裂,因此在最容易发生裂缝的地方先设置一条沉降缝,以避免结构损坏。
南京阿维达建筑有限公司沉降缝参数及特点:
地下工程的变形缝宜设置在结构截面的突变处、地面荷载的悬殊段和地质明显不同的地方,不得设置在结构的转角处。地下工程宜尽量减少变形缝。当必须设置时,应根据该工程地下水压、水质、防水等级、地基和结构变形情况,选择合适的构造形式和材料。当地下水压大于0.03MPa,环境温度在50℃以下,且不受强氧化剂作用,变形量较大时,可采用埋人式橡胶止水带和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相结合的防水。变形缝内还可嵌BW止水条止水。当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应采用1~2mm厚,中间呈半圆形的金属止水带,并在金属止水带两边缘上下铺贴石棉水泥布,再压扁铁扭紧螺母。有油类侵蚀的地方,可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无水压的地下工程,则常用卷材防水层防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4~40mm。 ’
防水混凝土变形缝的做法。地下防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保持地下水位低于防水混凝土以下500mm以上并应排除地下水。变形缝施工应注意以下各点。用木丝板和麻丝或聚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填缝材料时,木丝板和麻丝应经沥青浸适。填缝前,先于缝内涂热沥青一道。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应经严格检查,如有破损,须经修补。金属止水带,焊缝应满焊严密。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挫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金属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相应的焊条仔细满焊。采用BW膨胀止水条嵌缝,止水条必须具有缓胀性能,规格一般为20mm×30mm,亦可按缝宽在工厂预先订货。BW止水条运输、贮存不得受潮、沾水,使用时,应防止先期受水浸泡膨胀。底板埋入式橡胶(塑料)止水带,要把止水带下部的混凝土振捣密实,然后将铺设的止水带由中部向两侧挤压按实,再浇筑上部混凝土。墙体内的橡胶止水带,用成型的钢筋夹固,夹固的钢筋应与结构钢筋绑扎或焊固,防止位移产生渗漏水。浇筑混凝土时,采用和易性较好的混凝土,避免止水带周围骨料集中。墙体变形缝两侧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并用小捧头插入式振动器分层振捣,切勿漏振或过振。棒头不得碰撞止水带。变形缝两侧预埋角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得高低不平,底板和侧墙的转角处其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预埋螺栓位置要紧靠转角,止水带应按实际螺栓间隔打孔,压铁应按实打成直角,防止拐角处造成空隙和压紧空档。其压紧螺母应多次拧紧,以防变形后松动。表面附贴式橡胶止水带的两边,填防水油膏密封。金属止水带压铁上下应铺垫橡胶垫条或石棉水泥布,以防渗漏。底板变形缝顶部空腔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覆盖;立墙和顶板的背水面,用可伸缩的镀锌钢板或铝板封盖,锚钉固定。
高低变形缝的一边为立墙(高层),另一侧为屋面。这时屋面防水层如为卷材时,卷材应钉压在高层墙顶上,并向缝中下凹,上面采用合成高分子卷材一边钉压在高层墙顶上,一边直接粘到屋面防水层上,同时在表面用金属板单边固定予以保护。比如在屋面涂膜防水层时,也应采用与卷材防水层相同的方法处理,并做好涂膜防水层与合成高分子卷材的搭接。
变形缝装置成品力学性能实验满足表3要求。
序号 |
项目 |
金属盖型 金属卡型 |
单,双列嵌平型 |
抗震型 |
承重型 |
1 |
拉伸,压缩时最大摩阻力,KN/M |
<4 |
<18 |
<18 |
<4 |
2 |
拉伸压缩时变位均匀性,mm |
±2 |
±3 |
±3 |
±2 |
3 |
伸缩量(L为中轴杆中心距离),mm |
±0.5l |
±25 |
±25 |
±0.5l |
4 |
垂直变形量 |
---- |
---- |
±0.2缝宽 |
---- |
5 |
承载,kg/m2 |
≥960 |
≥3000 |
1, 实验方法
6.1胶料硬度实验按GB/T 6031-1998规定进行。
6.2胶料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的测定按GB/T528-1998的规定进行。
6.3,胶料脆性温度实验按GB/T1682-1994的规定进行。
6.4,胶料热空气老化实验按GB/T3512-2001的规定进行。
6.5,胶料耐臭氧化实验按GB/T7762-1987的规定进行。
6.6,尺寸偏差:应用刚直尺或者游标卡尺测量。
6.7,外观质量:用目测量方法逐个检查。
6.8,不锈钢板实验按GB/T3280-1992,GB/T4237-1992规定进行。
6.9,铝合金型材,铝板,铝合金板实验应按GB/T3880-1997,GB5237的规定进行。
6.10,成品力学性能实验
6.10.1,实验设备应能对整体组装后的变形缝装置进行力学性能及功能性实验。如果实验设备限制时,不能对整体变形缝装置进行试验,则可取1米实样进行试验。
6.10.2,在实验平台上,两边用定位螺栓或其它的有效方法将伸缩装置试样与基座连接,然使试样装置模拟拉伸,压缩,纵向变化,实测拉压过程中水平摩阻力,变位均匀性,实际伸缩量及垂直变形量和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6.10.3,有条件时,应对试样进行抗震实验。
6.10.4,所有型式变形缝装置应做零部件安装,更换方便性实验。
7,检验规则
7.1,出厂检验
7.1.1,产品出厂时,应逐件进行外观质量,外型尺寸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7.1.2,不合格的产品可进行一次修补,修补后仍不合格则不允许出厂。
7.2,型式检验
7.2.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进行型试检验:
(1)新产品投产时
(2)胶料配方改变,工艺结构型式改变时:
(3)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
(4)重点工程或用量较大的工程
5)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用户提出要求时。
7.2.2,检验项目
7.2.2.1,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脆性温度每批胶聊检验,并应有进厂材质证明;胶料的臭氧老化,热空气老化实验每年检查一次。
7.2.2.3,成品力学及功能性检验:
投产鉴定时,应提供规定实验段全部实验项目详细完整实验报告。
定期检测,可仅作拉伸,压缩最大水平摩阻力,伸缩量实验。
8,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8.1,标志
产品应有明显的标志,其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厂名,厂地址,批号,检验员代号和产品标准号。
8.2.1,产品应该根据规格及货运重量规定,采用不同的包装。应牢固可靠。
8.2.2,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技术文件。
8.3, 运输,储存
8.3.1,产品在运输中,应避免阳光直接暴晒,雨淋雨侵,防止变形,且不能与其它有害物质相接触。
9,安装注意事项
9.1,槽口处理
1 ,根据所选用的建筑变形装置型号,规格,确定预留槽口宽度,深度。
2 ,清理预留槽施工基面,使之达到合适的宽度,深度,并确保其平整度,直线度,以放置建筑变形装置。
9.2,变形装置位置放样
1 ,以缝隙为中心,两侧对称按变形装置“ W ”值放样,可用墨斗弹线等方法定出固定铝合金框架的位置。
2 ,用同样的方法确定膨胀螺栓的位置,间距符合安装图纸要求。
9.3,安装阻火带(选配)
按设计要求安装阻火带。
9.4,安装止水带
止水带采用厚度为 1.5mm 的 EPDM 防水材料,施工时应遵循如下步骤:
1 ,平整并清洁混凝土表面,混凝土表面不得有酥松现象并应较为干燥。
2 ,在缝隙两侧基层及止水带两边用专用基层胶粘剂按 300g /m 用量涂刷。待胶粘剂基本不粘手时,将止水带平整铺贴在混凝土基层上并用相应工具压实。
3 ,清洁止水带接口,使其表面无明显污物,然后按 60g /m 量在接缝两面涂上专用搭接胶。待胶充分干燥后,再涂二度,待胶干燥后至不粘手后,压平,压实。
4 ,在与止水带水平转接,阴角或阳角接头处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裁剪,但应遵循尽量减少接头的原则。接合方法同上。
9.5,铝合金基座框架安装
1 ,根据确定的膨胀螺栓位置,用电锤钻孔,安装膨胀螺栓。
2 ,将铝合金基座放入槽口,调整好设计标高,使纵坡,横坡与地面或墙面保持一致。
3 ,用膨胀螺栓将其固定。
9.6,滑杆安装(金属盖板型)
将滑杆按设计间距布放,并用胶带纸初步固定。
9.7,面板安装(金属盖板型,卡锁型)
盖上面板,用螺栓栓住。
橡胶嵌平型应装入橡胶条。装饰型嵌入大理石或其它材料。
9.8,个别接缝处应注入填缝胶并刮平。